“故圣王之道,当如匠石运斤。取直木(君子)为梁柱,立朝纲之本。选曲材(才士)作轭辕,应世事之变。弃蠹木(奸佞)入灶爨,防祸乱之萌。昔汉高用陈平之智,知其盗嫂受金而不问。武帝取张汤之苛,亦置汲黯之直以相规。此诚兼用之玄机。使清浊相激而流水不腐,刚柔相济而器物不折。”
沈羡最后一段,收束论证。
清浊相激,刚柔相济,不可偏用偏信,帝王之道,在于制衡。
“嗟乎!治大国若烹小鲜,盐梅相和,方成至味。若徒慕君子虚名而废干济之实,或纵小人贪狡而失社稷之基,皆非中兴之道。”
念到此处,天后面色变幻,只觉一股意气舒畅,酣畅淋漓。
沈慕之,知朕也!
“惟聪明神武之主,能执衡镜于胸,使稷契与皋陶同朝,管仲共隰朋并辔,则垂拱而天下治矣。”
沈羡顿首拜上。
天圣二年·三月·十五己未
——于大理寺狱中
最后几个字,可以说又在提示着天后——我在大理寺狱中忧国忧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