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延福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沈羡,最后还不忘给周良挖坑。
圣后中的奏疏,只觉沉如千钧,抬眸看向那少年,心头只觉有千言万语想要相询。
但这封奏疏,却不能示于众人观看,可以说乃是君臣之间的——“情书”。
奏疏之上,乃是帝王之术的交流和共鸣。
圣后柳眉之下,那双清冽凤眸盯着那少年,语气当中已有几许复杂:“沈先生,真乃国士也。”
没有臣子和她上过这样的奏疏。
因为,天下臣子皆在棋局中,都立身臣格去思考问题,忠直之臣上疏谏言帝王用君子,远小人,奸佞之臣投君主所好,逢迎谄媚,构陷君子。
这在三国时期的《出师表》里,诸葛孔明同样也是在臣格上,规劝后主刘禅亲贤臣,远小人。
唯有沈羡上疏,乃是忠奸皆可用,辨才识器,但不可偏废,要因势利导,随机应变。
贤臣今日贤,明日未必贤,贤时用之,不贤黜之。
而有大格局的帝王看到这样的奏疏,一定生出两种心理,一是欣赏,二则是……起杀心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