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31章:文明墓碑 (1 / 7)

作者:龙昭樾 最后更新:2025/10/11 5:51:22
        全球意识共振事件带来的余波,并非惊天动地的巨响,而是一种如同浸润万物的春雨般轻柔却深刻的涟漪,在人类集体意识的土壤中持续荡漾、渗透。叶舟站在西藏营地边缘一处裸露的岩石高地上,闭上眼睛,尝试用他那已变得敏锐的感知去捕捉空气中流淌的能量品质。之前那种仿佛琴弦绷至极点、随时可能断裂的尖锐张力确实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流畅的、和谐的共鸣,如同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在经过混乱的调音后,终于找到了统一的基调和节奏。风掠过经幡的呼啸声,远处雪溪的潺潺声,甚至脚下冻土深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,都仿佛被纳入了一种更宏大、更和谐的韵律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这种崭新的平静之下,却暗流涌动,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。这平静过于完美,过于迅速,仿佛有一只无形巨手,强行抚平了海面的所有波涛,反而让人心生疑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全球能量网络的读数…稳定得不可思议,”瓦西里娃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报告,她的眼睛紧盯着多个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,眉头却锁得更紧,“所有关键节点的波动系数下降了百分之八十七,混沌指数回归到安全阈值以内,并且维持着一条近乎完美的平滑曲线。这…太稳定了。几乎像是…某种形式的…人工控制?或者说,是系统进入了某种我们未知的‘待机’或‘观察’模式?”她的声音里带着科学家本能的怀疑。

        艾莉丝从卫星通讯设备前抬起头,揉了揉因长时间工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:“不仅仅是能量读数。全球各地的‘异常现象’报告数量在共振事件后的四十八小时内,锐减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。之前那些频繁出现的集体通灵、物体悬浮、时空扭曲的案例,几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。这本来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好消息,但…这减少的速度太快了,太彻底了,反而显得不自然。就像…就像所有杂音被瞬间屏蔽,只留下一个纯净得可怕的信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皮拉尔侦探没有看屏幕,他壮硕的身影倚在门框上,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远方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光芒的雪山峰顶,仿佛能穿透那亘古的冰雪,看到其下隐藏的秘密。“我处理过太多案件,经历过太多风暴,”他的声音低沉,带着一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直觉,“最危险的时刻,往往不是风暴最猛烈的时候,而是风眼过境时那短暂而诡异的宁静。一切都静止了,但你心里清楚,更大的风暴正在另一侧酝酿。现在的感觉,就是如此。一种…被审视的死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多吉老人坐在角落的卡垫上,手中的檀木念珠一颗颗缓慢而坚定地捻过,发出令人心安的细微声响。他浑浊却洞察世事的目光扫过每一个面露忧色的团队成员,缓缓开口,声音如同从古老岩层中渗出的泉水:“在我們世代相传的古老经文,《俱舍论》的密意部分中有这样的记载:‘当天地重归无波之宁静,万物息声,是为新章开启之吉兆,亦或是终章降临之凶始。静非空,静乃容,容善容恶,容生容灭。’眼前的平静,或许正是那面能照见未来的镜子,关键在于,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团队核心成员间弥漫的这种混合了希望与警惕的复杂情绪,促使他们必须采取行动。被动的观察已经不够,他们需要答案,需要理解这异常平静背后的本质。经过简短的商议,他们决定再次深入冰川下的神秘大厅,直面那个赋予他们使命的古老“网络”,寻求最直接的解答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的进入,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。通道内壁流淌的柔和光芒似乎更加稳定,少了之前的灵动变化,仿佛整个设施的能量都集中到了某个更深层的地方。当他们踏入中央圆形大厅时,一种空旷的寂静迎接了他们。大厅依旧宏伟,但那些以往会自动亮起、展示着星图或能量流动的墙壁,此刻一片黯淡,如同沉睡。

        叶舟深吸一口气,走向中央的控制台——那块光滑的、非金非玉的界面。他伸出手,像以往一样将手掌按在上面,试图建立连接。然而,预想中的信息洪流并未出现。控制台只是轻微地脉动了一下,发出一种低沉的、仿佛齿轮转动的嗡鸣。紧接着,令他们惊讶的事情发生了——大厅中央,原本严丝合缝、没有任何痕迹的地板,悄无声息地滑开,露出一个直径约三米的、向下的圆形通道入口。通道内部是向下的阶梯,材质与大厅相同,但内壁散发着一种更加幽深、更加冷凝的光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它在邀请我们深入,”叶舟收回手,凝视着那深不见底的通道,语气凝重,“或者说,不再满足于仅仅提供信息和工具,而是在引导我们去面对…某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真相。也许是最终的答案,也许是…最终的审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