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人生观,他不是要你马上去处理业力、也不是要你马上改造思想,第一件事情让你安住不生灭心。当然你要安住不生灭心,必须要找到不生灭心;什么是不生灭心呢?我的心不断在那边流动,一下子念佛、一下子打妄想;一下子打妄想、一下子念佛,这都是生灭的。对不起,它不是你的本来面目。那怎么办呢?只有一句话:回光返照,探本求源。我们的心都是透过六根,“心光外泄、心随境转”,就是六根里面跑出去。《楞严经》说这样不对,你一辈子就活在生灭心、活在业力跟思想,很难创造大功德。
《楞严经》的意思就是六根要:逆流照性、回光返照。就是你这个观照,不能顺着六根,要逆六根的节奏,你要问:你从什么地方来?我从前生而来,是的。那你前生又从什么地方来?我前生再从前生来;那你一直推,推到最后,啪,觅之了不可得。当你逆向去观照、回到生命原点的时候,你得到的结论是“何其自性本自清净”,“本来无一物”。达妄本空,原来人生没有开始,当然也就没有结果,这个很重要。
所以,其实我们流转,每个人生只有一个情况:只有过程。什么叫只有过程而没有结果、没有开始?佛陀很喜欢用做梦来比喻人生。诸位,比方说做梦,我们平均一天要做五个梦,一般你醒过来记得最后一个。比方说你梦到你是转轮圣王,你本来是第一个梦做转轮圣王,第二个梦变成蚂蚁。做蚂蚁的时候你想,我上一个梦的时候是做转轮圣王的,我是有七宝千子,梦中的七宝千子到哪里去了呢?没了,“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;因缘别离,虚妄名灭”。
诸位,我们轮回的时候,虽然生命是相续,一个接一个,但它不只是相续,它还带变化。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,你记住。其实你今生跟前生,从现象来说,一点关系都没有,每一个人生都是新的开始,你从来没有继承前生,你继承前生什么东西呢?你只有继承前生的业力跟种子而已,从现象的角度,你跟前生一点关系都没有。所以,人生没有开始,也就没有结果,这个很重要。
真如缘起就是要告诉你,人生无所得。这个观念你建立起来的时候,临命终那叫“心无挂碍、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”。一个人临命终能够心无挂碍、无有恐怖,那不是说你去拜佛、修忏做到,那完全是智慧的问题。因为你临命终要失掉所有的东西,包括你珍惜的身体、你的财富,你长时间经营来的眷属等等。
诸位,我们平常的时候丢了一部车子,你晚上打坐的时候,就有点“弟子心不安”,对不对?我怎么会把它丢了呢?这件事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呢?对不对?诸位,你临命终的时候不是丢掉一部车子,你是丢掉你所有的东西,这时你还要把佛号提起来。你如果有所得心,就充满了遗憾。你必须在临命终之前就坚定的告诉自己,人生最后是没有结果,你只是过程,只是利用今生的因缘来历事炼心,人生只是用来忏悔业障、积集资粮,是无所得的。
“法本不生,今则不灭”。既然人生从来没有开始,就没有结果。一个人生没有生,哪有什么灭呢?我们在破生灭相的时候,佛法可不是从灭开始破。它先破生,“一切法无生”,生都没有,哪有灭呢?你看佛法不讲无灭,佛法喜欢讲无生。“法本不生,今则不灭”。你今生从来没有得到东西,怎么会有失去呢?你到底得到什么?你说我得到一些财富啊,我跟你讲,你得到这些是怎么来的?那叫一个“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”。你是跟因缘借来的,可不是你的,那是因为你有善业力,善业在起现行的时候,《楞严经》说因缘借给你的。
佛陀说阿难尊者,你看光明怎么来的?古时候没有电灯,光明是跟太阳借的,太阳下山的时候,就把光明带走了。佛陀问阿难尊者说,你看那个树叶在那边动,动相是怎么来的?跟风借来的,风一停,树就不动了,动相就没有了。佛陀就问阿难尊者说,你告诉我,今生当中,你哪些是借来的?哪些不是借来的?请你分清楚。阿难尊者算了半天说,我的身体也是借来的,我什么都是借来的,算到最后只有一个不是借来的,那叫真如本性。其它都是借来的,你打妄想也是借来的,你的思想也是前生的等流性。
诸位,借来的东西是要干嘛?是要还的,有借有还。这个还是怎么还很重要。来,五十岁以上的人听过来,你有两种还法:第一个我心甘情愿的放弃。我开始晚年的时候,慢慢地都摄六根,有福报我不享受;今生我的福报不一定要今生表现出来,到极乐世界再来享受,生命不差在一时,你开始收摄六根,提前归还。我到了五十岁开始收心,临命终的时候你容易自在,这个叫做主动归还;我先把你还回去,慢慢还。
有一种是强迫归还。你说,反正我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用一天算一天。到临命终的时候,因缘要把你要回去的时候,你受不了,绝对受不了,你没有心理准备。你主动归还,那叫分期付款,我一天放一点,你有心理准备;那你今天都不收心,到临命终的时候,突然间因缘把你东西全部抢走。我跟你保证,你一定受不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