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4集《禅观与净土》往生篇 (12 / 12)

作者:妙音0 最后更新:2025/8/15 10:07:50
        我们的心在做事,有两种:一种你用攀缘心,一种是责任感,就不是攀缘。我作为母亲,照顾子女算攀缘吗?当然不是,那是我的责任。攀缘心是你主动地去追求什么事,本来没有事,你自己多事,这叫攀缘。就这件事本来不是你要做,你自己多事。你没事找事,这叫攀缘。你根本就安住不了,不甘寂寞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件事情是你的责任,你不能够说母亲照顾子女是攀缘,她尽她的本份。现在知道攀缘跟尽本份有差别了。都摄六根是收掉主动性的攀缘。我们对于命运的因缘,作为母亲、作为父亲,我有责任跟义务,该怎么样就怎么样,这个不能讲攀缘。佛法本来就是要随顺因缘,你不能抗拒因缘。你像我们昨天讲到一个女众要自杀,就没有随顺因缘了,生命还没有结束,你要让它结束。这哪是随顺因缘?

        收心,收的是攀缘;没有让你收责任、义务,这块不会影响你往生。作为母亲,你该干嘛干嘛。这样讲:因地的修学,基本上都不是攀缘;你的心放在因地,我要去布施、持戒,我要尽我的责任、义务,这不是攀缘;你照顾子女,作为师父照顾徒弟,这不是攀缘。你注意徒弟的结果,徒弟去住茅棚,你很痛苦,这个是不是攀缘?攀缘,对,你重视结果,这就攀缘。你管徒弟要不要跟你住,照顾他是责任。他离开你,有啥好痛苦呢?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凡是在结果上分别的就是攀缘。

        你把心思放在因地的责任、义务,叫做责任。你照顾子女是对的,子女长大以后他要怎么样?你还在分别,就是攀缘了。诸位,你不要强作主宰,咱们不是上帝,他要怎么样?可不是你说了算。人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因缘,不要强作主宰,人生不是你可以规划的。小孩子是你养的,但他可不是你的生命体,你管好自己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责任会让我们付出,它不会给你挂碍。你如果觉得你有挂碍,那就是仁者心动了;你有挂碍,就是已经重视结果了。这样你们把责任义务,跟攀缘心分清楚了吧?“凡事尽心尽力”,这个是责任;“成败交给业力”,凡是注意到结果,就是仁者心动。你该做什么做什么,所以,佛教是有所放下,有所承当。责任,就是名利不可争,慈航菩萨说的好,“名利不可争,义务不可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大乘佛法它是选择性的消灭,小乘佛法是全部消灭,我管你是责任、攀缘,什么都不要。大乘佛法不同意,我们认为有所放下、有所承当。该尽的责任义务,你把徒弟收了,就要教育他。至于他以后会怎么样?那你别管。你只要尽心尽力,成败交给业力,尽力了就好。他以后变好变坏,那是他的事情。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?你只要把结果放下,只有体力的付出,心中没有挂碍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人体力都不会让你痛苦,真正的痛苦是心里的挂碍。你说我去做体力,我把你教好,照顾你,这有什么痛苦呢?这个都不会障碍往生。但你开始注意结果的时候,要注意了,仁者心动,你开始攀缘。你开始说,这个徒弟以后如果不照顾我该怎么样?开始打妄想了。那你就是“六根方动乌云遮”。所以,人生的收尾收的是什么?攀缘。但要保留你的责任义务到最后一天,是这个概念。

        好,我们就先上到这。明天做一个总结。向下文长,付在来日,回向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;http://www.a2san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